LPG与VLGC
LPG以丙烷和丁烷为主要成份的有机物,还包括乙烷、乙烯等有机气体;在LPG国际海运贸易中,丙烷和丁烷的比例超过90%;这些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来源有两个:一个是油气田开采过程中分离出来的伴生气,另一个是石油炼化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;LPG的主要用途是清洁燃料和化工原料。
LPG运输船航行轨迹聚合图(数据来源:HiFleet)
LPG运输船承运的货物也主要是丙烷和丁烷,某些LPG运输船可以兼用承揽乙烯或液氨,也有一小部分船舶(VLEC, Very Large Ethane Carrier)专门从事乙烷运输,还有个别运输氢气和二氧化碳的船舶也被划分到LPG运输船的大家庭中。根据舱容大小划分,最大的是超大型液化气船(Very Large Gas Carrier,VLGC),舱容65000立方米以上,运力规模占据整个LPG船队的72.3%,其主要航线为北美——亚洲和波斯湾——远东。
LPG运输船船型分布(数据来源:HiFleet)
概述
2023年,美国LPG出口创下历史新高,中东LPG年出口量在突破4000万吨之后继续增长。随着美国与亚洲间贸易量的激增,叠加巴拿马运河水位限制、新船交付延迟和红海危机等因素,LPG国际贸易增加了对VLGC的运力需求;BLPG指数也跟随上涨,四季度均值比一季度上涨45美金/吨,涨幅高达52%;全年的峰值出现在九月份,高达158美金/吨,与年初一月份相比翻了一倍。据HiFleet数据统计,2023年,VLGC装货量9653万吨,约占LPG海运贸易总量的75.7%。
2023年全球VLGC月度装货量和BLPG(数据来源:HiFleet/波罗的海交易所)
LPG主要出口国情况
美国
近些年来,美国炼油厂的副产LPG趋于稳定,而天然气加工厂的副产品随天然气产量增加而持续增长;2023年全球LPG出口增量的近80%来自美国,美国全年出口量已超过5700万吨,其中85%通过VLGC运出。
美国港口VLGC月度装货量(数据来源:HiFleet)
美国通过VLGC出口LPG,主要的市场增量在亚洲国家;欧美市场对美国LPG的需求各国家区域之间此起彼伏,但总量趋于平稳;美国LPG出口在稳固传统亚洲市场的同时也在抢占新兴的非洲市场。
美国VLGC月度装货出口流向(数据来源:HiFleet)
阿联酋
2023年阿联酋LPG出口与2022年基本持平,其中71%通过VLGC运出。阿联酋沿岸VLGC装载港口迪拜和夏尔迦,主要为伊朗LPG出口提供船-船过驳的合适锚地;鲁瓦斯和达斯岛出口的LPG才是实实在在的阿联酋生产。
阿联酋港口VLGC月度装货量(数据来源:HiFleet)
卡塔尔
卡塔尔出口的LPG主要是油气田开采过程中的伴生气,卡塔尔是液化天然出口大国,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;近年来,卡塔尔的天然气开采几乎满负荷,其LPG年出口量也一直稳定在1000万吨上下。2023年,卡塔尔LPG出口量约1020万吨,其中90%通过VLGC运出,其出口至印度的份额高达47%,而至中国的份额也才30%。
卡塔尔VLGC月度装货出口流向(数据来源:HiFleet)
LPG主要进口国情况
中国
我国海关数据显示,2023年进口液化石油气3219万吨(液化丙烷+其他液化丁烷),与2022年相比增加进口559万吨,增幅达21%,占全球LPG进口增量的85%;Hifleet数据统计,2023年我国VLGC到港共计998艘次(较2022年增加132艘次),共计卸货量约3067万吨,占我国LPG总进口量的95%以上。
中国LPG月度进口量(数据来源:HiFleet/中国海关)
中国VLGC月度卸货量(数据来源:HiFleet)
2023年中国VLGC卸货量中,来自美国1267万吨,与2022年同比增加20%,来自中东1588万吨,同比增加172万吨。由于中东地区供应趋稳,我国自中东进口呈现逐年小幅增加,而自美国进口则增幅连续超过20%;来自非洲的LPG货量也相对平稳。
中国VLGC货载进口来源(数据来源:HiFleet)
随着我国LPG进口量的大幅攀升,我国港口对液化石油气接卸码头的建设也快速发展;2023年,我国港口中就有四处可供VLGC停靠卸货的泊位投产,分别是山东滨州港、粤西茂名港、海南洋浦港和莆田秀屿港。
2023年中国VLGC卸货港分布(数据来源:HiFleet)
印度
2023年印度进口LPG约1780万吨,较2022年略微下降3%,其中85%通过VLGC运抵。印度国家鼓励LPG使用,燃烧需求旺盛,但随着其增加对本土炼油副产气的利用,印度LPG进口量在2022年就达到了顶峰。印度LPG进口来源主要是中东,极少部分由美国补充,2023年,美国LPG仅仅占印度进口量的3%。
印度VLGC货载进口来源(数据来源:HiFleet)
日本
日本将LPG作为民生储备产品,但受到人口减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,2020年之前的五年,日本LPG进口量呈连续下降态势,2021年有所回升,但近两年也就维持在1000万吨出头的水平。2023年,日本进口LPG约1070万吨,几乎全部通过VLGC运抵。2023年,日本LPG进口来源主要是北美,来自中东和澳大利亚的LPG仅仅占其进口总量的5%和13%。
日本VLGC货载进口来源(数据来源:HiFleet)
虽然日本对国外资源具有较强的依赖性,但同时其国内石油炼化产业非常发达,所以其液化石油气内贸运输和短距离出口运输需求旺盛,但主要依赖中小型LPG运输船,日本是除方便旗国家外拥有LPG船只最多的国家。
运河专题
美国出口强劲和中国进口旺盛是支撑LPG国际贸易市场的重要因素,美国页岩气革命及中国PDH(丙烷脱氢制丙烯)产能快速扩张为全球LPG海运贸易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。2023年,降水匮乏导致巴拿马运河持续低水位,巴拿马运河管理局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,高额的费用和致命的时间成本逼迫VLGC调整航线;雪上加霜,年底爆发的红海危机导致计划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船舶绕行好望角,再次延长了航程,降低了货物周转效率;巴拿马运河拥堵和红海危机推动LPG海运费强势上涨。
2023年BLPG和VLGC受巴拿马运河拥堵的影响(数据来源:HiFleet/波罗的海交易所)
早在2023年2月,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船舶开始被征收因雨水量减少带来的额外费用;上半年加通湖水位连续下降,6月份下降至近十年低位,同时LPG海运费已经走强。7月份,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开始控制每日过境船只和减少船舶吃水,美国-亚洲航线上的VLGC开始放弃巴拿马运河,选择远距离航线。下半年雨季降雨量不及预期,加通湖水位仍处于低位,运河管理局进一步采取措施限制船只通行数量和降低船舶吃水,运河通过权甚至被高价拍卖,将BLPG推上历史新高;11月份美国-亚洲航线上的VLGC通过运河的比例跌至50%以下。直到年底,降雨有所增加和美国寒潮导致液化石油气出口减少才使得BLPG势头有所缓和,美国-亚洲航线上的VLGC重新回归巴拿马运河。
2023年美国-亚洲VLGC航线选择(数据来源:HiFleet)
美国休斯敦-日本千叶,是VLGC运费市场上的代表航线,在不考虑穿越极地冰区的情况下,航海实践中共有四条线路备选。
美国-亚洲VLGC航线1/经巴拿马运河(数据来源:HiFleet)
在巴拿马运河正常有序的情况下,无疑通过运河跨太平洋是航程最短的线路,总航程约9400海里;假设VLGC按照14节(后续方案均按照此速度计算)的速度航行,考虑到近三年VLGC通过运河的平均排队等待时间为2天,那么VLGC从美国经巴拿马运河至日本的单程航行需要30天。
美国-亚洲VLGC航线2/经苏伊士运河(数据来源:HiFleet)
巴拿马运河若关闭,线路不得不向东调整,若选择苏伊士运河,则需要穿直布罗陀海峡进地中海,过运河后必经也门海岸的曼德海峡,继续航行经过马六甲海峡方能抵达日本,总航程约14830海里,超出传统的巴拿马运河航线5400海里;计算2023年VLGC南向通过苏伊士运河平均等待时间为17小时,完成该航线单程所需近45天。
美国-亚洲VLGC航线3/经好望角(数据来源:HiFleet)
为避开运河或红海高危水域,绕航非洲大陆南端—好望角,跨越大西洋和印度洋,进入南中国海,总航程约15950海里,需要航行48天;虽比苏伊士运河航线多耗时3天,但节省了运河过路费,降低了遭遇武装袭击的风险。
美国-亚洲VLGC航线4/经合恩角(数据来源:HiFleet)
绕行南美大陆南端—合恩角距离最远,航程达17160海里,且合恩角海域气象海况非常不友好,航海实践中一般不予考虑。
2023年美国-亚洲VLGC航线选择和平均航时(数据来源:HiFleet)
很明显,随着美国-亚洲航线上VLGC绕航的意愿增强,美国-亚洲航线的平均航时也明显拉长。
免责声明:
本文件中包含的材料和信息由HiFleet船队在线提供,只作一般参考用途。这些信息来自船队在线研究的数据库和其它。船队在线在收集资料时已采取合理的谨慎措施,并相信该等资料是尽量准确和正确的,航运是一个时刻变化的周期性的行业,有关对该行业的任何预测可能不准确。船队在线对信息的完整性、准确性、可靠性、适用性或可用性不作任何形式的明示或暗示的陈述或保证。因此,任何依赖此类信息的风险均由收件人自行承担。不对接收方或其中任何一方或任何第三方承担任何损失责任。